情景1:母亲首次带3岁的豆豆到巧巧家玩,巧巧拿出一套精致的“娃娃餐具”和豆豆一块玩,豆豆可喜欢那套逼真的餐具了:锅碗瓢盆、土豆面包、甚至煤气灶,一应俱全。两个孩子有滋有味地办起了“家家”。临走时,豆豆捧着玩具不愿放下,热情的巧巧妈就征求女儿的建议:“能否借给弟弟玩几天?”4岁的巧巧不太了解“借”字的意思,母亲讲解说:“这类东西都是你的,不过暂时是给弟弟拿回去玩几天再还给你。”旁边的豆豆也听懂了,飞速拣起他的手枪,递给小姐姐。首次的“互借玩具”就如此开始了。
几天后,两个孩子按约定互还了玩具,因为都尝到了“借”的甜头,他们主动开始了第二轮的“互借”。
情景2:为改变亮亮不喜欢惜书本的问题,母亲给他买了一套新书,并当着他的面借给了菲菲:“让菲菲先看,亮亮看看菲菲是如何爱惜新书的!”菲菲母亲叮嘱女儿:“好好爱惜亮亮的新书!”一个月后,母亲拿着菲菲还来的书,需要儿子做到:看过之后,一套书6本,一本不少,一本也不可以弄坏,看完后再借给其他小朋友。从此,好胜的亮亮也开始了解爱惜图书了,他不想输给菲菲,而且他了解别的小朋友还等着看他的书呢。
情景3:强强找遍了自己所有些玩具,也没找到一件完整的可以去参加“互借”。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强烈的吸引着强强,于是他需要母亲为他买件新玩具,并且保证必然会好好爱护。日渐的,强强不但培养了爱护玩具的习惯,有时还会学着维修呢!
情景4:两岁的红红在与哥哥姐姐的互借玩具中,竟知道了“两天”的时间定义,她告诉母亲:“天黑了,睡一觉醒来,再天黑了睡一觉醒来,就是两天,中午的睡觉不算。”母亲乐得哈哈大笑,没想到参加“互借”后,孩子一下就把这抽象的时间定义讲解得如此具体生动。
“互借”其实就是一种情景教育,它让孩子在无声无息的活动中学到各种常识,掌握想到其他人,培养爱惜物品的好习惯……